熱氣球實驗早先在學校里做過升空實驗,那時恰好顧德全也在。
不過那時的實驗只是讓熱氣球飛起來而已,並沒有多高,所以除了在學校里的人外,外面知道的人不多。
黎漢明笑着點了點頭,便饒有興趣的打量起了天上的熱氣球來。
這氣球是用鯊魚皮製成的,鯊魚皮有彈性,在經過處理之後,十分的輕薄,密閉性極好,質地很是堅韌,尋常的武器,即便是弓箭遠射,也難以穿透。
又因為它的密閉性,後世許多游泳健將喜歡用鯊魚皮做的泳衣,而若用它做氣球,可以更好的儲存氣體,不使熱氣流失,減少熱氣的消耗。
當然了,具體的黎漢明也不懂,自從他把自己帶來的相關資料一併傳教出去后,他就沒再管了,他就相當於撒下了亂七八糟的的一堆種子,至於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結果,能結出什麼果,那就不是他要管的事了。
正當黎漢明在那兒心安理得的看着天上的熱氣球時,余阿魚和詹枚一起焦急的找了過來。
見狀,黎漢明的心中頓時一咯噔,不等他們說話便率先張了張嘴問道:「她們不會在上面吧?」
說完,黎漢明連忙找來帶過來的現代望遠鏡,抬頭看向天上的熱氣球,只見熱氣球上下方有四個人,正在那裏歡欣鼓舞著,其中兩人不是王阿從和王貞儀又是誰?
「這兩個瘋女人?」見狀,黎漢明頓時沒好氣的低罵了一句,原本王貞儀一個人膽大還好,如今又來了一個膽大的王阿從,黎漢明可以想像得到,兩個膽子大的沒邊的女人湊一塊,呵呵。
熱氣球上,佘奇其實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興奮過後,他只覺得天旋地轉,自己已騰空而起,半空之中,風呼呼的颳得很厲害,以至於他覺得自己的耳膜有些疼,等到他有心思往下看的時候,只見下方的人已經如同螞蟻般大小了。
而後看到了山川、城鎮和河流越來越小,他又有嚇尿的衝動了,臉色頓時蒼白起來。
一旁的另一個學生範文禮見狀,連忙笑着安慰道:「怕什麼,我們終於升天了。」
「呸,你丫才升天了呢!」聽到範文禮的話,王貞儀頓時笑罵道。
經由二人的打岔,佘奇覺得好了一些,不過還是牙齒打顫著問道:「我……我們不會掉下去吧,掉下去……..會不會……粉身碎骨?」
「丫丫個呸,你就不能盼著點好。」聞言,王阿從也學着王貞儀的語氣笑罵道。
不過,興奮過後,兩個女人小心翼翼的探頭往下看去時,頓時也抱在一起瑟瑟發抖起來。
底下的黎漢明見到這一幕,頓時笑罵了一句:「該!」
隨後看着焦急緊張的詹枚和余阿魚二人說道:「沒事了,她們應該飛不了多遠,也摔不了的,你們要擔心的話,帶人跟着過去接應吧。」
詹枚和余阿魚二人聞言,連忙應了一聲後轉身便飛快的離去了。
黎漢明見狀笑了笑,也沒在意,在外人看來這熱氣球是第一次騰空,但黎漢明卻是知道,那幫研究熱氣球的學生早已在山裏做過無數次實驗了。
今天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出來,那麼安全問題上就有了一定的保證了。
再次看了一眼越飄越遠的熱氣球后,黎漢明便揮了揮手趕人道:「行了,她們瘋她們的,你們該幹嘛幹嘛去吧。」
對於黎漢明來說,見慣了後世的各種飛天技能,熱氣球不過是小道而已。
當然了,既然做出來了,肯定得首先使用在戰場才是,不過,黎漢明暫時也沒打算聲張,等到了關鍵時刻,再把這支秘密部隊派上戰場,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戰果。
其實,飛天的舉動早在明朝初年便已經有人嘗試過了,只是那人的結局不太好就是了。
明朝洪武年間,有一位曾被朱元璋封為萬戶的人,名叫陶成道,他熟讀詩書,但不去投考功名,他熱愛未知的事物,並且用自己的身體踐行。
他發明了火箭,並且幻想用它將人送上藍天,某一天,他手持兩個大風箏,坐在一輛捆綁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飛車上。然後,他命令他的僕人點燃第一排火箭。
只聽「轟!「的一聲巨響,飛車周圍濃煙滾滾,烈焰翻騰。頃刻間,飛車已經離開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當地面的人群發出歡呼的時候,第二排火箭自行點燃了。
突然,橫空一聲爆響,悲劇發生了。只見藍天上陶成道乘坐的飛車變成了一團火,陶成道從燃燒着的飛車上跌落下來,手中還緊緊握著兩支著了火的巨大風箏,摔在地上。
所有對未知的探險都是用生命做抵押,當行切行,從不猶豫,他們似乎做着無關重要的事情,但是總有那麼一批人沿他們的足跡前進,他們習慣用生命去抵押某種可能。
實際上,對於璀璨耀眼的中國歷史來說,「火箭」這個詞語並不陌生。
在《三國志·魏明帝紀》中,魏太和二年,蜀國諸葛亮率領兵將攻打陳倉,當時魏國守將郝昭「以火箭逆射其雲梯」。
當然,三國時的火箭非常簡陋,只是在箭矢上綁着浸滿油漬的麻布,點燃后再發射出去,算是火攻器械,主要用來縱火。
到了唐朝末年,「火箭」上的麻布等易燃物,開始被火藥替代,唐昭宗天祐元年,楊行密率兵圍攻豫章,其部將「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
這裏的飛火,就是指投石火炮和火箭,其中的「火箭」是將火藥球綁在箭簇之下,和三國時期的「麻布火箭」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威力更大。
這些攜帶火藥球的箭矢,在北宋時期得到廣泛應用,到了北宋後期,在民間開始流行利用火藥燃燒助推力高飛的「起火」,類似於適合觀賞的火箭煙花。到了南宋時期,這項技術開始大量運用於戰場,甚至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
在黎漢明的想像中,大概類似於法國電影《昆蟲總動員》最後階段的大威力「火箭」。
實際上,從十二世紀開始,在南宋、金和蒙古三國相互交戰的時候,「火箭」、火炮和各種火器,在戰場上就開始得到大量應用
。比如1161年,金國完顏亮曾率水軍在採石鎮和南宋虞允文激戰,在反覆爭奪后,宋軍將金軍水軍攔腰截斷,用快船衝擊敵舟,然後發射「雷霆炮」,使得金軍傷亡極大。
所謂「雷霆炮」,用紙筒做成,內裝發射葯、爆葯和石灰屑。引線點燃后,紙筒會沖向敵船,炸藥延時引爆,紙筒內的石灰屑四散瀰漫,使得金軍士兵慘敗。
到了明朝的時候,火箭和火器技術不斷改進成熟,有一位叫做萬戶的中國官員,在一把座椅的背後,安裝了47枚火箭,然後將自己綁在椅子前,兩手各拿一個大風箏,想要藉助47枚火箭的推進力和風箏提供的上升力,飛向高空。然而,在這些火箭發出轟鳴,噴出火焰以後,實驗家萬戶在火焰和煙霧中消失了。
沒錯,萬戶就像是電影《功夫熊貓》中的阿寶一樣,為了中國人的航天夢,坐在一張幫滿火箭的椅子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灰飛煙滅。
當然了,黎漢明給的都是後世已經成熟了的技術,加上學員們最先試驗時用的是豬啊、雞啊、鴨啊、羊啊之類的動物,所以到目前為止倒還沒有出現傷亡。
回到木屋,黎漢明隨手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后才開口問跟着進來的劉阿蠻道:「京城那邊人員夠用嗎?」
劉阿蠻眼饞的看了一眼那個望遠鏡后才開口回道:「回大帥,後續陸陸續續的又調派了近百人過去,加上鄭大沖他們在京城發展的線人等,目前已經夠用了。」
「另外,目前除了遼東和草原上沒有深入發展外,我們已經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聯絡點了。」
「很好。」黎漢明聞言頓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草原上可以慢慢滲透,遼東那裏得儘快打探清楚,等我們徹底光復南方后,遼東那裏就是我們的下一步博弈之地。」
遼東現在雖然是苦寒之地,但遼東數郡,自西漢起就是華夏之地,以此輻射整個東北地區乃至朝鮮半島。晉朝時遼東為鮮卑慕容氏所據,但漢人仍占人口大多數。後燕末期,慕容熙為高句麗高談德所敗,丟失遼東之地,自此遼東淪為異域。
唐太宗時親征高句麗使高句麗稱臣,唐高宗時,滅高句麗,遷其民入內地,摧毀了高句麗霸權。然而李治缺乏執行力,無力遷移漢人實邊,於是遼東又為契丹、渤海所據,至此遼東一直被遼金蒙元霸佔。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接管遼地,卻又將接近30萬的遼河以西人口遷移到北平,於是遼地幾乎成為空地。
明王朝初期在遼地的經略,是高度軍事化的。
明王朝對遼地的軍事化經營,使得遼人既耕且戰,能夠自給自足,又有自保對抗蒙古人入侵的能力。朱元璋重視生產,大力勸農,遼地農業快速發展。
到明中期開始,軍屯漸漸向民田轉化,體現出遼地的自然經濟漸漸走上正軌,不斷吸引內地失地的流民前來投奔的盛況。而明王朝在遼東所設的貿易市場,與女真、蒙古、朝鮮互通有無,吸引各地商人,更是促進了遼東商品經濟的發展。
有些人罵明王朝無法令漢人佔據遼地以北的吉林、黑龍江,只能分女真為衛所以治之。
然而明代遼東的農業和中原比起來還很落後,「且種惟一黍,歲止一熟。而雨腸不若,處處皆荒」。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而關內農業開發又尚未飽和,明王朝能不斷遷民實邊,兩百多年間發展人口到至少三百萬以上,足見經營之盡心儘力。
至於兩遼以北,土地更加寒冷,耕種更加不易,採取設衛所安撫女真來控制,不失為良策。
實際上,到了滿清,直到清中後期人口飽和之前,吉林、黑龍江仍為柳條邊所封,荒蕪無人,是流放犯人之地。
清末時俄羅斯帝國主義日益侵奪,加上內地人口壓力,清政府不得已才開放山海關,令漢人闖關東開發東北。
明末遼地遭受滿洲侵襲,人口損失嚴重,南逃回關內者近百萬,被屠殺者過百萬,余者大多被滿洲人掠為家奴或者強迫入旗。
滿清統治后,雖然也逐漸有漢人遷入柳條邊邊牆以南的遼東之地,重新開墾耕地、營建村落城市,遼東的海運、文教也在緩慢發展。
但總地來說,雖然盛京是清王朝的留都,清政府仍並不像明朝政府那樣重視遼東,整個清前中期,遼地發展緩慢。等到想發展遼東那都被帝國主義列強挨揍了。
至於漢人闖關東,遼地才開始快速發展,荒蕪數千年的吉林、黑龍江也開始急速開發。這乃是趁著關內人口飽和,以及近代帶來大量新技術的大潮,和滿清王朝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黎漢明可以預料得到,如今中國內部戰亂不堪,沙俄肯定會趁機入侵遼東的,所以,他不得不提早做好部署。
不然到時內部打生打死,打到最後,後門被人家偷了,那就搞笑了。
當然,黎漢明之所以這麼早佈局遼東,除了抵擋沙俄的侵略外,再一點便是南方人口壓力太大,必須得找一個地方來分擔一些。
而遼東那片黑土地正適合安置人口過去搞開發,到那時,軍政府至少就有了四川、湖廣、遼東三大糧倉了。
有了充足的糧食,與滿清的決戰才沒有後顧之憂。
再者,佈局了遼東,也等於是多了一路攻擊滿清的方向。
交待完遼東的事後,黎漢明想了想后又問道:「山東那裏佈局得如何了?」
聽到黎漢明的問話,劉阿蠻警惕的四下看了看后才小聲回道:「回大帥,我們已經在那裏暗中扶持一個人創建了拜上帝教,打着洗滌罪孽之身的名義,目前已經吸納了數千土匪惡霸。」
「並且屬下也派人聯絡上了當地的天理教,他們目前正在積蓄力量,想要起事恐怕還得再等一兩年。」
「無妨,拜上帝教那裏也還不穩定,等個一兩年也好,我希望的是到時能做到一擊必中,不要放脫任何一個人。」這是黎漢明對那個討厭的家族做的佈局。
當然了,這一切只能隱藏在暗中,並且他還得把自己摘乾淨,所以黎漢明仿照後世的太平天國創立了一個拜上帝教。
當然,宗旨上肯定不如後世的拜上帝會那麼光明磊落,所以,黎漢明把吸納的對象放在了那些土匪惡霸上,到時處理起來才不會不忍心。
「大帥放心,屬下已經派出心腹之人開始在處理他們在全國各地的族人了。」有些事,劉阿蠻也是點到即止。
黎漢明聞言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注意別留下什麼手腳就好。」
……..
另一邊,來參加完黎漢明婚禮后剛離開出遵義城的苟文明之子苟學洙正準備抬頭看看天色,就發現了天上一個黑影正向他們緩緩飄着而來,頓時被嚇得一個激靈,差點兒就摔下了馬。
一旁的幾個家丁護衛見狀,連忙上前護著苟學洙,並問道:「公子,您怎麼了?」
苟學洙張著嘴巴指著天上,一時間硬是沒說出話來。
護衛們沿着苟學洙指的方向抬頭看去,也是紛紛嚇得一個激靈,有兩個甚至直接勒住了馬脖子。
車外的動靜顯然也驚擾到了正在馬車中憂心忡忡的假寐的苟文明,連忙讓車夫停下。
苟文明下車后,頓時皺了皺眉頭不滿的訓斥道:「怎麼回事?何事如此驚慌?」
「父親,您看天上是什麼?」苟學洙臉色蒼白的指了指天上后回道。
而他身旁的有個護衛則直接跪了下來,口中念念有詞道:「仙人來了。」
苟文明聞言抬頭一看,頓時也是驚得不輕,好在其征戰已久,見識不少,沒一會兒便收斂了自己的表情,不過內心還是很震驚。
正在這時,數十騎兵一邊抬頭看天一邊從他們後方奔騰而來,見狀,苟文明連忙讓在一邊。
「這是討虜軍,看來這果然是出自那位大帥之手。」見狀,苟文明若有所思的嘀咕了一句。
這次來遵義,除了向盟友道喜外,再有便是打着了解軍政府的注意來的。
不過,儘管苟文明在遵義滯留了十餘天,但除了行政上的一些情報外,其他的他想了解的更是一點也沒打探道。
不過,雖說如此,但苟文明僅僅從打探到的消息就看出來了,如今軍政府的所作所為,早已未來的天下大勢奠定了基礎了。
這也是他之所以憂心忡忡的原因,聖教真的有未來嗎?
而就在遵義的黎漢明才收到京城來的消息開始佈局時,京城的局勢卻是越來越亂了……
。 第1319章
秦臻被冷清玥的勁力推在腰上,往船下掉去。
而菱紗七彩斑斕,瞬間纏在冷清玥的腰上,她掉下船的瞬間,冷清玥被拋起。
一切只發生在瞬間。
……
另一邊,楚琉影心裏鬱悶,一口飲盡杯中酒。
這一會兒功夫連幹了三杯,可見心中鬱結成什麼樣子了。
孟一鶴看的嘖嘖稱奇。
「你這是欲求不滿?還是咋了?這一會兒功夫三萬兩沒了啊。」
孟一鶴道。
楚琉影也不說話,臉色總之就是很沉。
「怎麼了?跟兄弟說說,兄弟我雖然不愛-女人,但是懂女人,你這是什麼情況?」
孟一鶴在邊上搖著摺扇,笑的眯眯眼。
本是以調侃楚琉影居多,沒想到幾杯酒下去,楚琉影還真有點兒上頭了,本就極魅的眉眼都添妖色。
就見他抬起頭看着孟一鶴道,「怎麼能讓一個心裏沒有你的女人變的有你?」
哈?
這話一問,不僅孟一鶴愣住,就連墨絕都瞬間抬了頭。
楚琉影也不嫌丟臉,就這麼直接問了出來。
其實楚琉影這些日子內心是很煎熬的,他喜歡秦臻的心太強烈了,想得到她的心也是與日俱增。
雖說他在秦臻面前咬着牙說,就算得不到秦臻的心,也要得到她的人,總之就是絕對不會放她走。
但他內心何曾不渴望回應?
他見到秦臻愛上一個人的模樣,不管是蕭鳳棲或者是蕭泓宇,都得到過她全心全意的愛。
她愛上一個人,眉梢間都是溫柔,他見過的。
曾經嗤之以鼻的東西,如今卻是奢求。
孟一鶴用自己手中的摺扇,敲了一下自己的頭,指了指秦臻的位置,「那位,你還沒得到人家的心啊?嘖嘖嘖……楚少主,你不行啊。」